福州構建了多維度立體式的城市雨水處理系統,利用地下蓄水,地面疏導滲漏,樓頂平臺花園,河道整體治理等,使得城市整個儲水能力大大增強。據了解,截止去年底,福州建成區綠地率為40.08%,綠化覆蓋率為43.41%,人均公園綠地13.5平方,三大指標均有上升。
按照玉溪市海綿城市建設規劃,將以“水生態良好、水安全保障、水環境改善、水景觀優美、水文化豐富”為目標,系統發力,建設河暢岸綠、人水和諧、生態宜居、高原特色的海綿玉溪。到2020年,城市建成區30%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。
西北路海綿城市游園是今年大連市海綿城市建設的試點項目,將切實解決雨水的滲、滯、蓄、凈、用、排等諸多問題。該游園將改造建設成新型的生態低碳公園,其中硬質鋪裝系統將采用透水性路面材料。
為建設海綿城市,深圳將積極推行低影響開發建設模式,充分利用公園、綠地等地上、地下空間,建設雨水收集利用設施和大型排水設施,打造“滲、滯、蓄、凈、用、排”有機結合的水系統,緩解城市內澇。
2015年12月,上海市發布了貫徹落實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》的實施意見。到2020年,上海綠地系統、建筑與小區、道路與廣場、排水系統等新建、改建工程將達海綿城市建設規劃有關目標和指標,試點區域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不低于80%。
慶陽市從2015年全面啟動海綿城市建設前期工作,并聘請專業人員編制《國家海綿城市試點申報實施方案》等規劃方案。據悉,本次試點申報區域內規劃建設各類海綿項目256項,總投資47億元,通過3年建設,將實現試點區范圍內80%雨水就地消納。
2016年,西寧市將加強海湖新區示范區17.24平方公里的引領示范作用,結合3年試點城市建設工作實施方案,積極推進試點區域的項目落定和建設,全面啟動海綿城市建設。到2020年,城市建成區20%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。
《三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》提出,加快海綿城市建設,以“慢排緩釋”和“源頭分散”控制為主要設計理念,加強城市綠地、花園、地下管網、可滲透路面等配套設施建設,集成應用適宜三亞氣候特征、符合資源特點的海綿城市建設技術。
日前,青島市下發《關于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》,明確通過海綿城市建設,最大限度地降低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,實現75%的雨水就地消納利用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青島市級財政每年將安排不少于4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海綿城市建設。
固原市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區規劃面積43平方公里,將突出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,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,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、滲透和凈化,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,建設總投資估算14.97億元。
日前,天津市人大代表、市城鄉建設委員會主任竇華港表示,天津將全面推動海綿城市建設。2016年,天津率先啟動新八大里、侯臺等15個區域示范項目,同時加強推廣和應用低影響開發建設模式,發揮城市綠地、道路、水系等對雨水的吸納、蓄滲和緩釋作用。
據了解,2014年北京市批復建設雨水調蓄設施、下凹式綠地等多種雨水控制與利用設施342處,新增雨水收集利用能力10.49萬立方米,蓄水容積4.72萬立方米。北京還將“海綿城市”的建設與防洪設施建設相結合,2015年達到700萬立方米地方蓄水能力。
據悉,成為國家海綿城市試點的城市可連續3年得到中央財政給予的專項資金補助,直轄市每年6億元,省會城市每年5億元,其他城市每年4億元,對采用PPP模式達到一定比例的,還將按補助基數獎勵10%。2015年4月2日,第一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名單公布,遷安等16個城市入選,加上此批的14個城市,已經共有30個城市入選海綿城市試點。下一步就要看這些試點城市的建設效果如何了。